作者:三木粥 公众号:三木周(Miki Zhou520) 这两年,大家都在抱怨学历缩水:清北毕业生做教育培训,学生出国留学做咨询顾问,金融硕士争相当银行柜员,那些核物理博士申请城管……只顾着学历缩水,但最近又一则新闻 爆料:一位大学教授被调去做保安工作,收入却没有断崖式下跌,内心的精神摩擦甚至得到了治愈……令人意外的是,感觉学历被拒还没有结束。事实真的如此吗?总听人说,现在中国的学历衰退和10年前的日本很像:经济衰退,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找工作涉及降薪,维度高等教育的单一性有所下降。大学毕业生不如高中生。大学也变得市场化,学费也水涨船高。很多人贷款上大学,毕业后失业,无力偿还贷款。日本为摆脱学历下降的泥潭而奋斗了20年。我们的下一代也要走20年的路吗?难道法令就没有办法让人们摆脱牵连,提前晋级吗? 20多年来,学历的价值一直受到重视。日本经历了什么?为了理解这个问题,我选择了最关键的7年:1991年是一切的起点。经济泡沫破灭,房价暴跌,企业招聘锐减。多米诺骨牌不断倒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1995年,68万大学毕业生中,有17万未能考上大学。学校招收的,只能进入社会招聘。为缓解就业压力,日本降低了研究生入学门槛,吸引了64%的本科生选择考研。但令人悲哀的是,尽管日本尽了最大努力,婴儿潮却出乎意料。 1996年,高校毕业生达到107万人,创历史新高。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学校的招聘政策由“限时招聘”改为“按企业酌情招聘”。当年就业率实际上提高到了68%,但却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大学毕业生不受限制地涌入劳动力市场,引发了群体的疯狂介入。大一实习,渴望考试。给老板当司机,每个人都要在简历上展现武功……而且因为由于竞争的激烈,工资越来越低。科莱约的学生无法与流水线上的蓝领工人相提并论,后者只能是初中毕业的学渣……精英家庭利用人脉和资源去抢占就业机会,50%的好工作是“努力工作”获得的……到了2000年,为提高就业率而推出的“劳作生产”开始流行,一半的大学生成了临时工:福利微薄,收入微薄,收入微薄。 个人不能终身担任临时工。薪资跌至最低水平,但这并没有阻止就业率下降。 2003年应届毕业生中,有二分之一找不到工作。然而,大学学位的价值正在下降,而学费却在上涨,10年内上涨了近10倍。三分之一的大学生贷款上大学,但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从大学吃饭。 2010年,有33万人拖欠贷款。生活太残酷了。很多人高中毕业后就放弃大学,去找工作……研究生和博士学位的扩大也导致了高等教育的激增。据日本文部科学省2007年的统计,临时教师的年收入通常低于200万日元,当时日本共有16.8万名临时教师,其中73%是35岁以下的硕士和博士生。正因如此,他们中的marAmi拥有很高的学历,但在临时教学体系中却逐渐变穷。 @analystboden 10年前在日本,博士毕业后当保安比在附属大学当教授还舒服。为了打击学历降低,日本也做出了很多努力。包括改革校招政策并建立转介制度。表面上,就业率变好了一点,但代价是学业分流。随后实行的劳动等级则加深了这种失败:2000年前后,日本大学生的生活比狗还惨……为了缓解大学扩招的压力,他们创建了一个学术和政治资历库,将一批最聪明、最有能力的年轻人分配到硕士生库中,让他们再在学校呆上两三年。因此,学历受到高度追捧,薪资期望也很高。只有第一批硕士学位顺利抵达,随后的旅程却被自己阻碍了……日本过去20年应对学历趋同的努力基本上没有效果。直到经济复苏,生育率下降,高学历人口增多10年前劳动力的减少使日本终于摆脱了学术转移的深渊。今天中国大学生面临的问题与日本大学生非常相似。婴儿潮和扩招导致大学生激增,就业率和工资持续下降。一体化带来了学历的降低。有些人申请高等教育是为了延缓工作压力。超过400万人参加考研。还有人追逐廉价稳定,加入到月薪几千元参加公考的310万人中……大学生越来越不重要,学费却节节攀升:2025年普遍上涨10%-15%,部分地区高达20%-35%。鸡宝宝投入大,学历变现难度大。硕士和博士985学子纷纷涌入博格、比拼大学毕业生、中专毕业生、甚至中职毕业生……有些人对大学很悲观、望而却步;有的目光短浅,将985苗送到师范学校、警察学院建立……但无论他们如何努力,都无法有效防范危险。真正有效的方法只有两个:第一,掌握选择的能力。选择的能力是做一名斜杠青年,不仅拥有大学文凭,还至少拥有一项工具能力,比如英语。英语+技能+长相,三分之二,找工作不是太难。比如英语+技能。中国开放旅游签证,大量外国人涌入中国。很难聘请到会说英语的导游;比如技能+颜值,第一代网络视频红人李子柒就是模板。我女儿的潜水教练拥有学士学位墨尔本生物医学博士,中英双语,会潜水和教美人鱼。如果他想留在办公室做科研,他也能做到。如果他想要出海旅行,成为一名潜水教练,他就可以实现……这就是选择的能力。当时的日本,学历的价值受到重视,年轻人疯狂参加考试,只是为了拥有做出选择的能力。如今,与其去学习一门技能、忍受职业危害,还不如花几千块钱去找一位志愿填表专家。其次,要有选择的眼光。如果您无法扩展您的能力,您可以扩展您的选择范围。全国应届毕业生超过1200万人,就业岗位400万个;超过200万人参加全国考试。参考人数与招聘计划的比例约为65:1;每年有8万名临床医学毕业生,有修士太多,人数太少,而且还存在代际传承障碍。北大博士毕业生进不了北京顶级医院……不通过考试是不可能的。但如果移居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和奥塔哥大学两所医学院每年都会培养出大约500名临床毕业生,其中一半都流失在澳大利亚。该人才是甲方甲方医院、诊所及医疗机构获取的人才。年薪20万到30万新西兰元不是梦……我们来谈谈土木工程吧。国内房地产发展缓慢,但全球各地都有住房需求。一个朋友去东南亚当学校,高薪招人,从基础设施到装修……信息差距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看不到机会的家长只能陷入无休止的卷入循环中无法自拔:去一步步高中大学,毕业拿到两三个学位,却找不到工作。可以回去自学技能,或者考研……大多数人都是走这条路。编辑|景教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