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俞敏洪在网络平台发文,确认孙东旭辞职。他表示:“我和东旭都是东方精选(1797.HK)的创始人,最近东旭因个人原因提出不再继续工作,我鼓励他坚持下去,相信公司会越来越好,也希望他未来在适当的时候回归管理层。但经过深思熟虑,他还是想离开。帮助俞敏洪打造了一半直播电商业务的人,也是受此次事件影响最大的人之一。”这场持续了近两年的闹剧始于东方精选控股有限公司独立后的第二波“结局”,2023年“新东方在线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更名为“东方精选控股有限公司”。当年12月27日港交所表示,东方选择将不再经营在线教育领域,成为专业运营产品和直播业务的运营商。从内部孵化业务到独立上市,东方精选的成功离不开整个2022年的热度。热度的压倒性原因是主持人董宇辉的扩散,而隐蔽的层面则在于孙东旭对供应链前端的持续投入。俞敏洪曾多次公开强调孙东旭在产品选型和产品质量控制方面的能力。 2022年6月,时任东方精选CEO孙东旭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强调,东方精选不是一家直播公司,也不是一家MCN制作机构,而是一家农产品科技公司、文化传播公司。今天,俞敏洪继续亲力亲为尽管直播文化和明星粉丝文化对东方精选的冲击,仍然导致了董宇辉的离开,于辉的独立,东方精选的股价,以及现在孙东旭的辞职。 2023年12月,东方选拔内部矛盾迅速爆发并扩大。 “小论文”事件发生,孙东旭道歉,东方精选董事会免去孙东旭执行董事兼CEO职务。然而,它并没有被粉丝群买账。直到2024年7月,董宇辉宣布与惠佩尔独立运营,东方精选股价持续下跌。截至目前,东方精选股价为21.44港元,较2023年12月29日75.55港元高点下跌71.62%。董宇辉离开一年多后,东方精选曾尝试改变。财务表现方面,东方精选全年业绩2025财年的ts显示,公司业务转型三年来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对公司具有重要意义的2025财年,持续经营净利润(即自营产品和直播电商业务)同比下降32.7%,从65亿元降至44亿元; 2025财年上半年净利润扭亏为正,实现净利润620万元。其负面影响仍在探讨中。本财年,东方精选GMV同比下滑39.2%,由上一财年的143亿元降至87亿元。 GMV的降低带动了自营产品的库存成本和物流成本,使得公司财务年度总收入成本同比下降38.2%至30亿元,而毛利润也从17亿元同比下降17%n 至14亿元人民币。如今,东方精选的业务主要集中在自助产品、多平台策略以及付费会员体系的建立上。多家券商机构纷纷评价,平仓GMV拐点提振,看好长期增长。但短期来看,东方精选的电商业务仍面临诸多挑战。第三方机构数据显示,东方精选今年平均销售额在750万至1000万元之间,而和惠同行今年平均销售额在2500万至5000万元之间。东方的选择需要尽快建立有效的主播梯队模式和品牌运营,以提高公司的营收预期。另外,如果聚焦电商零售坐标系,东方精选还面临着“产品驱动”领域的挑战,包括品类方面。东方精选仍是重点农产品,频率高但毛利低、亏损高;供应链规模方面,公司需要完善区域中央仓和前置仓网络,降低冷链物品成本;在会员体系建设方面,相比SAM和Costco,东方之选还缺乏线下体验和高端品牌知名度建设。一年多来,董宇辉离开的影响逐渐得到解决。在俞敏洪今日发文之前,孙东旭已离开管理职务一段时间。不过,身兼数职的俞敏洪若想成功掌舵直播电商红海,完成外界期待的“平滑转型”,仍需构建包括高管、主播团队在内的稳定组织架构。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