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华为、中兴亮红灯,背后代价可能高昂

日期:2025-11-14 09:37 浏览:

据媒体报道,欧盟委员会计划迫使所有成员国从其电信网络中逐步淘汰华为和中兴设备。该计划由欧盟副主席韦尔库宁推动,旨在将2020年针对“高风险供应商”的非强制性建议转变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要求。如果该提案获得通过,各国在电信基础设施方面的决策自主权将被削弱,欧盟国家将不得不统一执行相关安全标准。政策方针:这一从软建议到硬法律的政策转变,标志着欧盟对中国科技企业态度的根本转变。 2020年,欧盟推出了一份名为“5G工具箱”的指南,建议成员国将“高风险供应商”排除在核心网络基础设施之外。当时的建议不具约束力,尊重成员国在国家安全和关键基础设施问题上的主权。演讲。然而,这种灵活性导致了响应的碎片化。英国、瑞典等与美国和五眼联盟有密切情报共享关系的国家已经实施了全面禁令。南欧和东欧国家继续允许使用中国设备。安全担忧:欧盟的考虑 欧盟对中国设备的安全担忧基于几个关键论点。根据中国2017年出台的国家情报法,一切组织和公民都有“支持、协助、配合国家情报工作”的法定义务。欧盟担心,这一法律框架可能使中国安全部门能够获取流经华为设备的数据,无论该公司声称独立。现代电信设备的复杂性使得全面的安全审核变得困难。隐藏的后门、未记录的功能或受损的组件可能会启用监控或网络中断而不被发现。让潜在对手控制关键基础设施会产生不对称漏洞。在危机情况下,理论上中国可以扰乱欧洲通信、提取敏感数据或操纵信息流。中方回应:公平盟友挑战迪兰 对于欧盟此举,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健在11月11日例行会议上回应。林健强调,中国企业在欧洲“依法合规经营”,为欧洲公民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工作做出“积极贡献”。他表示,在没有“法律依据和证据”的情况下,利用行政手段强行限制甚至禁止企业参与市场,严重违反市场原则和公平竞争规则。林健认为,一些国家的强行做法中国电信企业撤回“优质、安全的设备”不仅“减缓了其技术进步的进程,而且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潜在成本:经济和实际挑战的双重挑战 欧盟的决定可能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成本。欧盟委员会的提议可能会引发政治阻力。许多成员国和电信运营商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华为设备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比西方替代品更好的性能。华为的欧洲竞争对手从中受益。在可能的禁令传出后,诺基亚股价上涨 5%,爱立信股价上涨 3.7%,反映出投资者对非中国设备需求不断增长的乐观态度。该政策的范围可能不仅限于移动网络。欧盟委员会还在考虑扩大对光纤宽带固定基础设施的限制,这对于欧盟实现其宽带覆盖目标至关重要s。此外,欧盟可能会限制全球网关计划(欧盟的全球基础设施倡议)下的资金用于使用华为设备的非欧盟国家的项目。地缘政治:科技冷战的前哨欧盟的举动反映了正在进行的科技冷战,该冷战将西方民主国家与中国分开。欧盟委员会将 2020 年有关“高风险供应商”的咨询指南转化为具有约束力的法律的举动,标志着西方民主国家与中国之间全球技术冷战的分水岭。中美之间的技术僵局正在整个欧洲大陆蔓延,迫使各国在西方的安全承诺和中国的经济利益之间做出选择。欧盟委员会发言人 Thomas Regnier 表示:“5G 网络的安全对我们的经济至关重要”,但他拒绝就该提案的具体细节发表评论。欧盟的信息很明确:欧洲的数字主权和网络安全不再依赖北京的善意。禁令消息传出后,诺基亚和爱立信股价分别上涨5%和3.7%,市场表达了预期。欧盟内部市场的声音则更为复杂:一些成员国和电信运营商长期以来认为华为设备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比西方替代品更好的性能。现在有一个问题:在全球经济深度互联、势不可挡的今天,这一提议背后的代价不小。 (先生(图片来源于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0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